banner
干工作要用“绣花”功夫

发布日期:2017-03-31 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字号:[ ]


   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,扶持谁、谁来扶、怎么扶、如何退,全过程都要精准,有的需要下一番“绣花”功夫。

  “绣花”二字,意味深长!这使笔者想起一幅“百鸟朝凤”的湘绣作品。8位技术精湛的绣娘用了整整三个月时间,一针一线绣出一百只姿态各异的鸟,可谓精彩绝伦、呼之欲出。绣成后挂在室外,连林中的小鸟都飞来观光,竟试图与刺绣上的同类对歌啼唱。这就是“绣花”功夫创造的奇迹。

  由此,我们对“绣花”功夫顿生这样的感悟:一曰精细,细如发丝,一丝不苟;二曰精准,百米穿杨,毫厘不差;三曰精心,心无旁骛、专心致志。环顾中华民族的发展史,从鲁班雕木成凰到庖丁解牛神技,从墨子探行求规到张衡观天测地,都凝炼着精细、精准、精心的精神,因而创造出无数奇迹。

  “绣花”功夫是一种态度,蕴含着对事物的深爱。无论是手工技能还是干事创业,都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。而这种超常努力的热情,不是在压力和监督下被动产生的,而是主动从内心迸发出来的。深爱自己的专业和工作,就会产生强劲的动力,即使夜以继日也不觉疲倦,即使困难重重也矢志不移,即使“为伊消得人憔悴”也在所不辞。热爱来自兴趣和爱好,更来自事业心和责任心的驱动。带着对党和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,就能勇挑千钧担,做精“绣花”活,创造一流业绩。

  “绣花”功夫是一种能力,蕴含着滴水穿石的积累。一本《匠人精神》的书,介绍了独特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——匠人须知30条,它包括礼仪、尊敬、关怀、谦虚、技能、与人相处……最终成为一个有责任心、有一技之长、为他人着想的人。如此,“在每天的点滴学习和练习中,不仅磨砺学生的技术,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。”作于细,能成事。只有远离浮躁、专一专注,打牢基础、注重积累,坚持不懈、持之以恒,才能聚沙成塔、集腋成裘,提高其素质、打造出精品,也锻造其品格。

  “绣花”功夫是一种创新,蕴含着熟能生巧的飞跃。时下,“工匠精神”为人们所推崇。有人把“工匠精神”理解为保守或守旧,理解为一成不变,这是站不住脚的。纵观古今中外,凡真正称得上“匠”的,莫不是靠不断追求和创新取胜的。现实中,“绣花”功夫创造的无数奇迹,既有对传统的继承,更有突破自我的创新。只有更多地从“将就”转变到“讲究”,专心专用、倾力倾情,方能“绣”出多姿多彩的“花”,做出举世称奇的“彩”。

  细节决定成败,点滴铸就辉煌。脱贫攻坚的全过程都要精准,需要下一番“绣花”功夫,方能精准施策,确保党的政策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做其他任何工作,也必须做到精益求精、精雕细琢,防止花拳绣腿、粗枝大叶,方能平中见奇、好中创优。工作中多一些完美,就会少一些遗憾;多一些周全,就会少一些疏漏;多一些尽心,就会少一些失误。(向贤彪)
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 


建议师生使用IE6.0或以上浏览器,1024*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 版权所有:北京联合大学
技术支持:校信息网络中心BUUCMS